ENC™认证标准

星核网络安全实验室制定的全面认证体系

严格的认证标准确保每一台接入星核互联网的设备都符合最高安全和性能要求,为用户提供无忧的数字体验。

六大核心认证标准

全面覆盖设备安全与性能的各个方面

01

硬件安全标准

设备必须具备物理安全芯片,支持硬件级加密和安全启动。所有硬件组件需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和抗干扰能力评估,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运行。

具体要求:

  • 必须配备专用安全芯片,支持AES-256、RSA-2048等加密算法
  • 硬件设计需通过EMC电磁兼容性测试,符合CISPR 32标准
  • 具备防拆解设计,任何物理拆解尝试都将触发安全机制
  • 支持硬件级安全启动,确保固件完整性和真实性
02

固件安全标准

固件必须支持安全更新机制,具备数字签名验证功能。系统启动过程需经过多层安全验证,防止未经授权的固件修改或注入恶意代码。

具体要求:

  • 固件必须采用数字签名,支持RSA或ECDSA算法
  • 支持安全OTA更新,更新包需经过双重验证
  • 具备固件回滚保护机制,防止降级攻击
  • 启动过程需经过Bootloader、Kernel、Rootfs三重验证
03

通信安全标准

设备必须支持Ori.N安全子系统的双向身份验证和加密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机密性,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泄露。

具体要求:

  • 支持TLS 1.3及以上版本,禁用不安全的加密套件
  • 必须实现双向证书认证,确保通信双方身份真实
  • 支持量子安全加密算法,为未来安全威胁做好准备
  • 具备防重放攻击机制,确保通信数据新鲜性
04

性能基准标准

设备需在标准测试环境下达到特定性能指标,包括网络吞吐量、响应延迟、并发连接数等,确保能够满足星核互联网的高性能要求。

具体要求:

  • 网络吞吐量:千兆设备≥950Mbps,万兆设备≥9.5Gbps
  • 响应延迟:控制命令响应时间≤10ms
  • 并发连接:支持≥10,000个并发TCP连接
  • CPU利用率:在满负载情况下≤85%
05

兼容性标准

设备必须完全兼容SNOT-折鲤方案架构,支持与星核网络中其他认证设备的无缝协作,实现分布式计算和资源共享。

具体要求:

  • 支持SNOT-折鲤方案的动态重构特性
  • 兼容O₂核心引擎的虚拟化安全区域
  • 支持星核网络的分布式AI神经网络协议
  • 能够与Ori.N安全子系统进行深度集成
06

可靠性标准

设备需通过72小时连续压力测试,在高负载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同时需具备故障自诊断和恢复能力,确保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

具体要求:

  • 通过72小时连续满负载压力测试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0,000小时
  • 支持热插拔和在线升级,无需停机
  • 具备智能故障预测和自愈能力

测试方法与流程

科学严谨的测试评估体系

自动化测试

使用星核网络安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测试平台包含超过5000个测试用例,覆盖设备的所有功能模块。

安全渗透测试

由专业的安全团队进行渗透测试,模拟各种攻击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缓冲区溢出攻击、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确保设备能够抵御各种安全威胁。

环境适应性测试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试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高温(60℃)、低温(-20℃)、高湿度(95%RH)、强电磁干扰等极端环境,确保设备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长期稳定性测试

进行72小时连续满负载压力测试,监控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下仍能保持稳定。同时记录设备的温度、功耗等参数,评估其散热和能效表现。

标准更新与演进

与时俱进的认证标准体系

星核网络安全实验室深知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建立了完善的认证标准更新机制。我们每季度都会评估现有标准的适用性,并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安全威胁变化进行必要的更新。

2024 Q1

V1.0 标准发布

首次发布ENC™认证标准,包含硬件安全、固件安全、通信安全、性能基准、兼容性和可靠性六大核心标准。

2024 Q2

V1.1 标准更新

增加量子安全加密算法支持要求,强化固件安全更新机制,优化性能测试指标。

2024 Q4

V2.0 标准规划

计划增加AI安全标准,强化设备在分布式AI神经网络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协同能力。